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
爱心许愿墙
我的族谱
百家姓
吉凶查询,农历,阴历

提到“行”,我们会想起“行动”。或者“迁移”,或者“走路”,一般是身体从一个地方移到另外一个地方。这便是现代汉语中“行”的一个常用概念,即“走”,如“步行”、“行踪”等。 


  

《说文段注》中释:“人之步趋也。步,行也。趋,走也。二者一徐一疾。皆谓之行。”

 

这一解释和现代汉语基本相同。《康熙字典》中还将其解释为“语言”,曰“《尔雅·释诂》:行,言也。” 

 

在佛教中,“行”的涵义还要更加宽深,《增一阿含经》在讲到作为“十二因缘”之一的“行”时,言“所谓行者有三种。云何为三?所谓身行,口行,意行,是谓为行。”这里,将“行”分为三种,即身行、口行和意行。此三行具体如何解释呢?

 

按照《大方等大集经》解释,身行,就是自己气息的出入;口行,也叫语行,就是觉察观照自己的语言;意行就是想受。《舍利弗阿毗昙论》亦同此解,且更简单。 《佛说法乘义决定经》对此解释更加详细,其中说:身行是“动转所作,身为济渡,任持诸法,为依止处”;语行是“能诠能显,分别校量诸法实性”;意行是 “心所爱乐,心所思惟,心所摄受,心所依止。”这里说的是三行之作用。

 

《大智度论》中将行分为另外三种:“佛或说十二因缘中三行:福行、罪行、无动行。福行者欲界系善业、罪行者不善业、无动行者色无色界系业。”这三种“行”分别是福行、罪行和无动行,这三种行分别对应的是欲界的善业、不善业和色界无色界的业。

 

不论解释被分为身行、口行、意行还是福行、罪行、无动行,“行”之本义,在佛教中是“造作迁流”之意。因而也被解释为“身口意之造作也”。《杂集》云:‘造作是行相,由此行故令心造作。”而造作迁流的主人是心,因此,佛教中的“行”,在更广的意义上指的是“心行”。

 

那么,何为“心行”,简单来说,就是“内心之趣于外境”,即自己的心行到外界去攀援。

 

《大乘义章》曰:“内心涉境,说名为行”,即此之谓。又如,“五蕴”中的“行蕴”,作为构成众生之身体的基本元素之一,主要是从精神层面来说的。这里,“行”的概念被定义为“造作之心能趣于果名为行”,指的是一种心理活动,也就是意念。
 

《大宝积经》解释的更为深入,并将其分为六种:“云何为行?所谓色思、声思、香思、味思、所触思、法思, 是名为行。”这里结合六尘来讲“行”。心跑到外界的色境上去思考,名为行;心攀援到外界的声音上去思考,名为行;心停驻在外界的香气上思考,名为行;心缘取到外界的味道上去思考,名为行;心留恋在外界的触境中去思考,名为行;心奔驰在外界的法上去思考,名为行。这就是“心行”。
 

因此,在生活中,我们要善于调 “心行”。每一个人的“心行”都是不一样的,有人心行柔软根性迟钝,有人心行刚强根性猛利,有人心行柔软根性猛利,有人心行刚强根性迟钝,这都需要我们善于调伏。佛经中言:“今此比丘犹良马,能善调伏其心行”,我们虽不能像菩萨那样“悉知众生心行所趣”,或像佛那样“普入众生心行中”,但是,我们可以调柔自己的“心行”。问一问自己,自己的心是如何行动的?有没有一定的轨迹,如果上错轨道了该如何去调整?

 

说一千,道一万,在佛教中,“心行”,亦即“心之造作”,是“行”最具代表性的意义。那么该如何行?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,对此文殊菩萨说:“于一切法,而无所行,乃为道行。于一切法亦无不行,是为道行”。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古语常言: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我们且先不去“行”它,慢慢学,坚持学,精进学,总有一天,会“亦无不行”。